天天补钙 孕妈妈应该怎么补钙?

总结:妈妈们经历过一次次钙片广告的轰炸,叮嘱家人天天补钙。这是一个正确的提醒,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钙的吸收率降低,流失率增加,所以要及时补充,否则会长此以往,患骨质疏松的几率大大增加,甚至在三十、四十岁,人年轻,骨头脆。但是知道补钙的人很多,而正确补钙的人却不多。妈妈们多次被钙片广告轰炸,告诉家人每天要补钙。这是一个正确的提醒,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钙的吸收率下降,流失率增加,所以要及时补充,否则长此以往,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甚至在30、40岁,人年轻,骨头脆。但是知道补钙的人很多,而正确补钙的人却不多。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夏艳琼表示,不同年龄段对补钙的需求不同,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要合理。

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相辅相成

补钙和骨骼健康贯穿于人类的生命周期。钙在人体中的吸收率一般为20%60%。骨骼生长越快,吸收率越高。吸收率最高的阶段是婴儿期,可达60%; 1岁后下降到40%,成年后下降到20%~40%,老年人进一步下降;但在怀孕期间,女性对钙的吸收率会增加到30%。 %~50%。

并且由于雌激素分泌下降,女性绝经后钙质流失非常严重;男性在50-60岁的中老年时期会流失大量的钙质。因此,补钙尤为重要。成人钙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 毫克,50 岁以上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妈妈每天摄入1000 毫克。

门诊常见一些孕妈妈知道补钙,但不知道补充维生素D,导致钙吸收率低。因此,在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维生素D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脂溶性维生素。它包含在某些鱼类、动物肝脏和鸡蛋中,但含量非常少。同时,由于室内工作较多,阳光照射不足,不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因此,患者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每天10微克,与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

补充和中毒其实很难

有些患者担心补钙过量会出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肾结石、血管软组织钙化、便秘等问题,而过量补充维生素D也会导致“中毒”。夏艳琼表示,过量补钙和维生素D很难做到“中毒”,不加剂量就谈毒性是不科学的。

部分患者补钙后出现胃部不适,可能与同时食用卷心菜、菠菜等草酸含量高的蔬菜有关。草酸与钙结合会影响钙的吸收。单宁含量高的粗粮和膳食纤维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也有部分孕妇在补钙后出现便秘问题。这与缺乏运动、子宫压迫肠道、排便缓慢有关。孕妇容易便秘,不一定是因为补钙。建议孕妇多喝水,多运动,喝酸奶;或尝试不同品牌的钙片并选择适合您的。否则,妈妈在孕二期和孕后期缺钙和维生素D,宝宝出生后容易缺钙和维生素D。维生素D 的食物来源少之又少,因此更难过量服用。 75~250nmol/L为体内维生素D充足,低于50nmol/L为缺乏,50~75nmol/L为不足。事实上,大多数妈妈在体检时都被发现缺乏维生素D。如果不刻意补充,很少有人能超过150nmol/L,50~75nmol/L不足的人很多,离“过量”还差得很远。

这些人群需要更多的钙和维生素D

成人可遵医嘱进行骨密度检查、补钙或药物治疗。一些缺乏运动、很少见阳光的专业从业者更容易缺钙和维生素D。一些患者寻求快速减肥,采取禁食的方法,饮食不均衡,缺乏牛奶、豆制品、绿叶食品蔬菜等,也容易缺钙。

孩子长得快,对钙的需求量大。枕秃、烦躁、小腿抽筋、肋骨外翻、鸡胸、漏斗胸等,可能与钙和维生素D缺乏有关。如果奶量充足,7-24个月宝宝所需的钙质可以通过母乳、配方奶粉等食物提供;如果孩子不喝牛奶,建议孩子每天平均补充600mg的钙。

维生素D的补充需要从出生开始每天补充400 IU,并且可以持续整个青春期。夏艳琼强调,早产儿、双胞胎和低出生体重儿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出生三个月内补充维生素D应增加到每天800IU,三个月后才能恢复到400IU。而且,补货过程简单快捷。妈妈们可以用滴剂将维生素D滴到宝宝的嘴里。

Tips 补钙更科学

来源

夏艳琼说,钙首先可以从食物中补充。研究表明,食物中的牛奶和奶制品是钙的最佳来源。

一是因为牛奶含钙量高,400ml~500ml高钙低脂牛奶,至少含钙500mg~600mg,二是牛奶中的乳糖能促进钙的吸收。如果患者有乳糖不耐症,可以喝酸奶或舒化牛奶,否则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同时,豆类和绿色蔬菜是钙质的较好来源;少数食物,如海米、海带、生菜、芝麻酱等,含钙量都比较高。

产品展示

当食物不能满足补钙需要时,可以使用补钙产品。但目前没有研究表明钙的吸收与性别有关,或者钙的吸收与钙制品的形态有关,所以没有必要刻意服用男钙、女钙、液体钙。

大多数补钙产品都含有维生素D,但往往达不到每日推荐摄入量400IU,因此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夏艳琼提醒,购买钙片时,不仅要看钙含量,还要考虑维生素D等矿物质的含量。市面上流行的一些进口钙片钙含量非常高,维生素D只有30IU,性价比低。不建议盲目购买;不建议同时服用补钙和补铁的产品,因为同时服用会影响彼此的吸收。

计时

夏彦琼提倡先喝奶再补;而同样剂量的钙,多次服用的效果优于一次服用。例如,每天三次服用200mg的钙,比每天一次服用600mg的钙吸收效果更好。

运动

补钙

和维生素D的同时,也要配合运动、晒太阳,促进钙质投入骨骼 建设 中,只补不用最终健骨效果也会打折扣。

新快报记者陈思陶通讯员刘元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