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KTV,不是谁都能第一个唱《朋友》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花花世界 歌词   红尘滚滚,生者必灭,会者定离   在东北有个说法,每当快要入冬和开春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人受不了气候的改变而离开人世。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经常会在季节更迭的时候听到那些曾经熟悉但是不经常被提起的人跟讣告联系在一起。   如今,臧天朔成了这个名单上的一员(肝癌晚期,于9月28日离世,年仅54岁)。   在东北提到臧天朔,他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   一方面是他给人的感觉比较“侠气”。相传臧天朔酒量好,再加上这个五大三粗的东北大哥外形和曾经斗殴的负面新闻,都让他符合一切东北人对“社会人”的定义标准。   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唱过一首《朋友》。   朋友   臧天朔 - 歌声飘扬60年——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第十九集)   和“东北之光”赵本山同台演唱《朋友》   喜欢把作品跟人品联系在一起,是中国人的通病。而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的理论,在东北更站得住。.   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所以每当某个人人设崩塌的时候,炕头上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会露出错愕的表情:   “你看那秀波,瞅着多稳当,咋害搞破鞋了呢?”“你看那主持人,人模狗样的,咋那么不要脸骚扰人小姑娘呢?”   类似的话语,出现在每一个有着正派印象的人但是突然人设崩塌之后的声讨之中。   这个胖胖壮壮的臧天朔,哪怕因为斗殴在号儿里蹲了五年,也不会影响《朋友》在KTV里持有渲染气氛金曲的地位。   臧天朔的《朋友》,最适合类似同学聚会这种久别重逢的酒局中演唱,而且一定要在开场的时候唱,为什么不是酒局过半和结束呢?咱们一会再说。   老同学久别重逢,各自的社会地位、住房面积、生活水平已经明显呈现出差异化,在这种几人装B几人陪衬的局中,往往混得比较好的男同学,会心照不宣地在开场时走上台:   “老同学们,一首《朋友》献给你们。”   这首歌的“金句”是“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想起我”。大概意思是”大家都是兄弟,我混得还行,有事儿你吱声。”   至于你真有事儿求到他的时候能不能给你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这首《朋友》演唱者分量相当于春晚的《难忘今宵》的演唱者的分量,只能由李谷一这种身份和咔位的人来唱才对味儿。   至于别的《朋友》,虽没有这么严格,但是也有自己的一套法则。   谭校长的这首《朋友》,虽然没臧天朔的那首脍炙人口,但是在东北的70后和80后之间传唱得经久不衰。原因是东三省的60后普遍不会挑战粤语歌,哪怕是听着粤语歌长大的也发不出标准的音。   朋友   谭咏麟 - 暴风女神Lorelei   这首歌本是成龙大哥的电影《龙兄虎弟》的片尾曲,但是1986年香港明星足球队去韩国时,重制了大家更熟悉的这一版本。   MV里几十个香港明星在球场上伴随着这首歌曲奔跑戏耍,画面与意境一拍即合。   刚才说,为什么臧天朔的《朋友》不能在酒局过半或结束时唱,就是因为,在大家情绪渲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谭咏麟的这首《朋友》是更能起到助推作用的。   在各自唱了几首没人听的歌之后,会有一位情商较高,顾全大局的人站出来大喊:“把那首《朋友》优先一下。”   听到要插的是这首,哪怕十分不喜欢被人插歌的人,一般也会识趣地让路。   当这首歌伴奏响起的时候,幽暗的KTV里仿佛吹响了集结号,大家心照不宣地等待话筒传到自己手里的那一刻,就算你再不喜欢这个唱歌的人,为了大家共同的情绪和自己的面子,也得跟着音乐左摇右晃,双手跟着打节拍。   这首歌的高潮一定出现在“共赴患难绝望里,紧握你手”的间隙,马上喊出“朋友”这两个字的时候,如果你恰巧走在KTV的走廊里,你会清楚地听见,这个“朋友”一定是包房里所有人一起喊出来的。   如果有“老妹儿”的话,这个时候她们最关键的任务是把大哥们的酒杯倒满,然后看着眼前这些意气风发的傻老爷们共同举杯的盛景。   如果没有“老妹儿”的话,场景大致是这样。   在东北,无论是职场社交还是普通社交,称兄道弟是第一准则,哪怕对方是你领导,在KTV这种私人社交的场合,你也难免被称呼一声老弟或者大哥。   所以,类似《朋友》这种歌曲的进阶版,就是一切跟“兄弟情谊”有关的曲目。   感觉自己很社会的喜欢以《有情岁月》为首的《古惑仔》插曲系列。   在企事业单位上班的喜欢以《海阔天空》与《光辉岁月》为首的beyond乐队系列。   人员属性参差不齐的喜欢以《我的好兄弟》为首的“兄弟”系列。   曲目和歌词大致如下:   而能在众多“兄弟中”杀出重围,仍然以“朋友”站稳脚跟的,当属李晓杰。   在东三省,无论你自诩多文艺,8瓶啤酒下肚之后,你都不得不跟着别人或者主动演唱这首《朋友的酒》。   朋友的酒   李晓杰 - 老大   因为它的歌词实在是太打动人了。   “人生几十年,总会有风雨来陪,潇潇洒洒赴会,今不醉不归。” “快把酒满上干了这杯大声歌唱。”   在酒精和气氛的催化之下,听到这样的唱词你还不为所动,要么你是铁石心肠,要么你根本不是东北人。   在2000年左右的东北,评判一首歌火不火,向来不用看什么榜单和专辑销量数据,唯一的标准就是大街上是不是放的这首。   1997年,不论你走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还是沈阳中街或者是长春的重庆街,各个专卖店的大音响里放的都是周华健的这首《朋友》。   朋友   周华健 - 朋友   从MV的制作来看,我们很难说它是否借鉴了谭咏麟的那首《朋友》的拍摄方式,都是在球场上,都是队友之间合力协助的画面,而歌词则更能戳中东北人对于“你帮我,我帮你,你不帮我我还帮你”这种朴实的情感。   臧天朔的《朋友》是KTV里的龙头,周华健的《朋友》则是KTV里的凤尾。   在以“兄弟”为主题的聚会中,很难有第二首歌像周华健的这首《朋友》般能串联起在场的每一位老铁。   一是因为这首歌的每句歌词听起来都是那么的肝胆相照,二是它普及度高,无论你在哪句把麦克风递到别人嘴边,他都能本能地接着唱下去,再普通的感情也能因此而升华,再深厚的感情也能因此而历久弥坚。   在东北,有很多艺人只“活在”KTV里,除了特定的那首歌曲,再不会有人唱他们的其它作品,吕方和他的《朋友别哭》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代表。   这首歌的出现,一般都是伴随着某种主题——同学要去上大学了、朋友要背井离乡去工作了、兄弟酒驾被拘留十五天了……《朋友别哭》都能在这个场合里当一个诺言使用。   朋友别哭   吕方 - 相亲相爱   跟这首歌意境相近,可以互通使用的还有很多。   比如说同学要去上大学了,也可以唱一首张学友的《祝福》。   朋友背井离乡去工作了则可以用一首小虎队的《祝你一路顺风》来传递感情。   兄弟犯事儿才出来,这种饭局和酒局在东北被称作“压惊”,这种场合歌曲显得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兄弟或短暂或长期的离开了这个“花花世界”,安排好“老妹儿”才是重点,至于唱什么歌,以上这些都可以。   如果在所有的这些有关“朋友”与“兄弟”的歌曲里,非挑出一句来概括东北人在KTV里的感情和义气,当属臧天朔那首《朋友》中唱到的“如果你有新的彼岸,请你忘记我。”   东北人对这句歌词有两层解读,表面上来看,当然是你过得好我不会给你添麻烦,但是你过得不好请你想起我。   但是这句歌词也是唱给自己的——我混得好你也别跟我添麻烦,这都是相互的,咱俩谁也别道德绑架谁。   如今臧天朔已经有了“新的彼岸”,但是大家还真的不会忘记他。   一个用几句歌词就把东北人交朋好友的实质唱透了的歌手,一路走好吧。   编辑= 李超   这花花世界的歌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